战国末期,秦国经商鞅变法后国力日盛,秦王嬴政雄心勃勃,欲吞并六国统一天下。燕国弱小,太子丹深感亡国危机,遂策划刺杀秦王,试图以极端手段延缓秦国攻势。公元前227年,荆轲携燕督亢地图与樊於期首级,以“献地降秦”为名赴咸阳。在秦王宫献图时,荆轲“图穷匕见”,持匕首刺向嬴政,却因秦王挣脱、侍医夏无且用药囊阻挡而失败,最终被杀。刺秦事件彻底激怒秦王,他下令加速灭燕。公元前226年,秦军攻破燕都蓟城,燕王喜逃往辽东。此后,秦国不再对六国抱有怀柔幻想,以雷霆之势展开统一战争:前225年灭魏,前223年灭楚,前222年肃清燕、赵残余势力,前221年灭齐,最终完成大一统。荆轲刺秦本是燕国的绝望反抗,却意外成为秦国统一的“加速剂”——它打破了六国残存的外交幻想,让嬴政坚定了以武力速统天下的决心,客观上缩短了战国分裂的历史进程。
视频详情
(本站旨在传播知识,不做任何商业变现,如有任何侵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TEL:177 7030 7066)
操作提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