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空的高度与人类探索的边界,是科学与勇气交织的命题。通常所说的“天空”即地球大气层,其边界无明确界限,科学上按特性分为对流层(0-12km)、平流层(12-50km)、中间层(50-85km)、热层(85-600km)及散逸层。国际航空联合会将100km高度的“卡门线”定义为太空与大气层分界,此高度以上空气稀薄,航天器无需持续动力即可维持轨道,可视为“天空的尽头”。
人类探索从未停歇:大气层内,民航客机巡航于10km平流层,超音速飞机曾达20km,高空气球可升至40km以上;突破卡门线后,1961年加加林实现载人航天(近地轨道),1969年阿波罗11号载人登月(距地38万公里),创人类肉身抵达最远距离。无人探测器更遥远,旅行者1号已飞出太阳系(距地230多亿公里)。
当前极限受技术制约:载人航天受限于生命维持、辐射防护及推进效率,国际空间站仅运行于400km近地轨道;深空探测依赖无人设备,但星际航行需突破光速瓶颈。不过,可重复火箭、核动力推进等技术发展下,火星(距地5500万公里)或将成下一个载人目标。天空高度有限,探索渴望永无止境。
视频详情
(本站旨在传播知识,不做任何商业变现,如有任何侵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TEL:177 7030 7066)
操作提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