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我国脑卒中发病率持续上升,已成为国民健康的“头号杀手”之一。脑卒中(俗称“中风”)具有高发病率、高致残率、高死亡率的特点,但其可防可控,科学预防是远离风险的关键。
预防脑卒中,首先要控制基础疾病。高血压、高血脂、糖尿病是主要危险因素,需定期监测血压、血糖、血脂,遵医嘱用药,将指标控制在合理范围。其次,养成健康生活方式:饮食上减少高盐、高脂、高糖食物,多吃蔬菜水果、全谷物和优质蛋白;每周坚持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,如快走、慢跑、游泳等;严格戒烟限酒,避免熬夜,保持规律作息。此外,要管理情绪,避免长期精神紧张或暴怒,学会调节压力。
同时,需警惕早期症状,牢记“FAST”原则:Face(面部歪斜)、Arm(手臂无力)、Speech(言语不清)、Time(立即就医)。出现上述症状,黄金救治时间为4.5小时内,及时就医可大幅降低致残致死风险。
通过积极控制危险因素、改善生活习惯,可有效降低脑卒中发病风险,守护脑血管健康。
视频详情
(本站旨在传播知识,不做任何商业变现,如有任何侵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TEL:177 7030 7066)
操作提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