扬雄(前53—18),字子云,蜀郡成都人,西汉末年集大成的学者,被誉为“西汉最后的学术灯塔”。时值王朝衰微、今文经学谶纬化之际,他以博通古今的学识与独立批判的精神,在哲学、文学、语言学等领域卓然成家,为汉代学术续接薪火。
哲学上,他仿《周易》作《太玄》,以“玄”为宇宙本原,构建融合儒道的哲学体系;效《论语》著《法言》,批判谶纬迷信,重倡“仁义礼智信”的儒家正统,被后世视为“西道孔子”。文学领域,承司马相如之绪作《甘泉》《羽猎》等大赋,铺陈宏丽又暗含讽谏;晚年转向抒情小赋,开东汉抒情赋先河。语言学贡献尤为卓著,历时二十余年搜集整理各地口语成《方言》,是中国首部方言词典,开创方言学研究之滥觞。
其学术兼收并蓄,既守儒家根本,又纳诸子之长,虽生前未显,却为东汉学术转型奠基,桓谭、王充皆奉其为宗师。扬雄以孤灯自照的坚守,成为西汉学术余晖中不灭的光焰。
视频详情
(本站旨在传播知识,不做任何商业变现,如有任何侵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TEL:177 7030 7066)
操作提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