将一块冰从万米高空扔下能否砸死人,需结合下落过程中的物理变化综合分析。万米高空属于平流层,温度低至-50℃左右,气压极低,冰在初始下落阶段可能保持固态。但随着进入对流层,气温逐渐升高(地面附近约20℃),冰会因吸热开始融化。同时,空气阻力会使冰的下落速度达到“终端速度”——当重力与阻力平衡时,速度不再增加,此速度与物体质量、形状相关。 若冰块较小(如拳头大小),下落中会快速融化,甚至在落地前蒸发为水蒸气或仅剩微小冰粒,终端速度仅约10米/秒,动能不足10焦耳,类似雨滴,无法伤人。若为大块冰(如冰箱大小),虽融化较慢,但空气阻力会使其碎裂成小块,且终端速度约50米/秒,残余冰块质量大幅减小,动能可能降至百焦耳级,仅造成轻微冲击。 现实中,高空坠冰案例多来自飞机积冰脱落(高度通常低于万米),且冰块落地前已严重融化,未出现致命记录。综上,普通冰块从万米高空落下,因融化、碎裂及空气阻力,几乎不可能砸死人,极端大冰体在自然条件下也难以完整抵达地面。

视频详情

(本站旨在传播知识,不做任何商业变现,如有任何侵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TEL:177 7030 7066)

操作提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