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通常认为,随着科技进步,人类大脑会愈发强大,但科学家的发现却颠覆了这一认知:人类脑容量自石器时代以来一直在减小。研究表明,人类脑容量的巅峰并非现代,而是旧石器时代末期。那时的成年人平均脑容量约为1500-1600毫升,而现代成年人的平均脑容量已降至1400-1500毫升,减少了约100毫升,相当于一个网球的体积。
为何会出现这种“缩水”现象?科学界提出多种假说:一是社会协作的发展。石器时代人类需独立应对狩猎、辨向等复杂任务,依赖个体大脑存储大量信息;而现代社会分工细化,知识通过语言、文字等外部载体共享,个体脑负荷减轻。二是能量分配优化。大脑耗能占人体总能耗的20%,较小的脑容量可能降低能量需求,更适应稳定的社会环境。三是结构进化。脑容量减小不代表功能退化,反而可能伴随神经元连接更精密、信息处理效率提升,就像现代芯片在缩小体积的同时性能增强。
值得注意的是,脑容量与智力并非简单正相关。现代人类在抽象思维、创新能力等方面远超古人,这种脑容量的“减法”,或许正是进化赋予人类的“智慧优化”。
视频详情
(本站旨在传播知识,不做任何商业变现,如有任何侵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TEL:177 7030 7066)
操作提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