血小板过低(血小板减少症)是指血液中血小板计数<100×10⁹/L,可能导致皮肤黏膜出血、牙龈出血甚至内脏出血,需及时明确病因并治疗。 **1. 病因治疗**:针对不同诱因处理。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常用糖皮质激素(如泼尼松)抑制异常免疫反应;感染(如病毒、细菌感染)需抗感染治疗;药物(如化疗药、抗生素)相关者需停用可疑药物;血液系统疾病(如再生障碍性贫血、白血病)可能需免疫抑制剂、化疗或造血干细胞移植。 **2. 对症支持治疗**:血小板<20×10⁹/L或有出血倾向时,需输注血小板悬液快速提升计数;促血小板生成药物(如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、艾曲泊帕)可刺激骨髓造血,适用于免疫性或难治性病例。 **3. 生活护理**:避免剧烈运动及外伤,减少出血风险;禁用阿司匹林、华法林等影响血小板功能的药物;饮食清淡,避免过硬食物损伤消化道黏膜。 **注意**:血小板过低需先通过血常规、骨髓穿刺等检查明确病因,切勿自行用药。建议及时就医,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,定期监测血小板计数。

视频详情

(本站旨在传播知识,不做任何商业变现,如有任何侵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TEL:177 7030 7066)

操作提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