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疸是因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,导致皮肤、眼白及黏膜发黄的症状,新生儿与成人处理方式不同,需科学应对。
**新生儿黄疸**:约60%足月儿、80%早产儿会出现生理性黄疸,通常出生后2-3天出现,7-10天消退。家庭护理需保证母乳喂养充足(每天8-12次),促进排便以排出胆红素;适当晒太阳,选择上午10点前或下午4点后,暴露四肢和面部(避免直射眼睛),每次10-15分钟,注意保暖。若出生24小时内出现、持续超2周(早产儿超4周)、黄疸加重快或伴随拒奶、嗜睡,需警惕病理性黄疸,及时就医,可能需蓝光治疗或换血疗法。
**成人黄疸**:多由肝胆疾病(如肝炎、胆结石、肝硬化)、溶血性疾病等引起,需先明确病因。应就医检查肝功能、腹部超声等,若为肝炎需抗病毒治疗,胆结石可能需手术;日常需清淡饮食,避免油腻、酒精,保证休息。
无论何种情况,若黄疸持续不退、伴随发热、呕吐、尿色深褐或大便颜色变浅,需立即就诊,避免延误病情。
视频详情
(本站旨在传播知识,不做任何商业变现,如有任何侵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TEL:177 7030 7066)
操作提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