耳朵掏出血多因掏耳时用力过猛、工具尖锐(如指甲、棉签头)导致耳道皮肤破损,或不慎伤及鼓膜。遇到这种情况别慌,正确处理能降低风险。首先,立即停止掏耳,避免用任何工具(包括棉签、纸巾)深入耳道,以防加重损伤或把异物推向深处。其次,保持耳道干燥清洁,3天内别让耳朵进水(如洗澡、游泳时用耳塞防护),也不要自行滴药或涂抹药膏,以免刺激伤口或引发感染。若出血量少,可用干净棉球轻压外耳道口5-10分钟止血,注意别塞太深。止血后观察症状:若仅轻微疼痛、少量出血,且1-2天内缓解,通常是耳道皮肤擦伤,保持干燥即可恢复。但如果出现出血不止、耳道剧痛、听力下降、耳鸣、头晕,或伤口有脓性分泌物,可能是鼓膜损伤或感染,需尽快就医,避免延误治疗导致中耳炎、听力损伤等问题。日常建议:少掏耳(耳道有自洁功能),若需清理,用温毛巾轻擦外耳道口,别用尖锐工具。记住,耳朵不适别硬掏,及时就医更安全。
视频详情
(本站旨在传播知识,不做任何商业变现,如有任何侵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TEL:177 7030 7066)
操作提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