船只速度用“节”(knot)计量,而非公里,源于航海的独特需求与历史传统。“节”的起源可追溯至16世纪,当时水手为测量船速,会在绳子上等距打结后抛入海中,通过沙漏计时,统计单位时间内放出的绳结数量,“节”由此得名。1929年国际会议将其标准化:1节=1海里/小时,1海里定义为地球子午线上纬度1分(1/60度)对应的弧长,约1.852公里。 与公里(陆地单位,基于地球周长十进制划分)不同,海里与地球经纬坐标直接关联,在航海导航中更实用。例如,纬度每差1度对应60海里,船员可通过纬度差快速计算距离,尤其在缺乏现代导航设备的时代,这种与地理坐标绑定的单位能简化定位。此外,海上航行距离远超陆地,公里数值过小易造成计算繁琐,而海里更适配远洋尺度。 如今,尽管陆地交通用公里/小时,但国际海事组织仍规定“节”为船舶速度标准单位,既延续航海传统,也因其实用性至今无可替代。

视频详情

(本站旨在传播知识,不做任何商业变现,如有任何侵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TEL:177 7030 7066)

操作提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