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文学家近期在银河系中发现一处“古老恒星坟墓”,其中聚集的恒星残骸数量多达10亿颗,这一发现刷新了人类对银河系恒星演化历史的认知。该区域位于银河系晕外侧,距离地球约2.5万光年,是早期宇宙恒星形成的“遗迹”。通过X射线望远镜与光学观测设备的联合探测,科研团队确认这些残骸以白矮星为主,混杂少量中子星和黑洞遗迹,形成时间可追溯至百亿年前。研究显示,这些恒星在生命末期经历超新星爆发或引力坍缩后,残骸逐渐聚集形成致密区域。其数量远超此前理论预估,表明银河系早期恒星形成效率可能更高,且恒星死亡后的残骸保留了原始星际环境的化学信息。这一发现为揭示银河系重元素起源、早期恒星演化规律及星系结构形成提供了关键数据,相关成果已发表于《天体物理学杂志》。
视频详情
(本站旨在传播知识,不做任何商业变现,如有任何侵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TEL:177 7030 7066)
操作提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