肚子咕噜咕噜叫还放屁,很多人第一反应是“饿了”,但这背后可能藏着更多原因。从生理角度看,饥饿时胃肠蠕动加快,肠道内气体和液体流动会产生“咕噜”声(医学称肠鸣音),同时空腹时肠道菌群可能分解残留物质产气,导致排气增多,这种情况确实常见,进食后通常会缓解。不过,并非所有肠鸣、放屁都与饥饿相关。
饮食是重要影响因素。吃太多产气食物(如豆类、洋葱、西兰花、碳酸饮料等),其中的低聚糖等成分难被小肠消化,进入大肠后被菌群发酵,会产生大量氢气、二氧化碳,导致腹胀、肠鸣亢进、放屁增多。此外,吃饭时狼吞虎咽、边吃边说话,会吞入过多空气,也可能加重排气。
若频繁出现且伴随腹胀、腹痛、排便异常,需警惕消化功能问题。比如消化不良时,食物滞留肠道时间延长,发酵产气增加;肠道菌群失调会打破菌群平衡,产气菌增多也会导致排气频繁;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则因肠道敏感,易受刺激出现蠕动紊乱,表现为肠鸣、排气增多。
区分饥饿与其他原因的简单方法:饿时多有空腹感,进食后症状缓解;若饭后仍频繁肠鸣、放屁,或伴有不适,建议调整饮食(少吃产气食物、细嚼慢咽),规律作息,必要时就医检查,排除肠道疾病。
视频详情
(本站旨在传播知识,不做任何商业变现,如有任何侵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TEL:177 7030 7066)
操作提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