耳膜穿孔是耳部受外力打击后的常见损伤,处理不当易引发感染或影响听力恢复,需科学应对。首先,紧急处理需注意:立即停止外力接触,保持耳道干燥清洁,严禁进水(如洗头、游泳时需用棉球堵塞外耳道口),避免用棉签、手指或滴耳液自行处理,以防损伤加重或带入细菌;同时切勿用力擤鼻涕,防止鼻腔分泌物经咽鼓管进入中耳引发感染。其次,需尽早就医评估:若穿孔较小(直径<2mm)、无明显出血或听力下降,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抗生素预防感染,多数可在4-6周内自行愈合;若穿孔较大、伴随持续出血、听力骤降、头晕恶心或耳部剧痛,需及时通过耳内镜检查明确穿孔位置及大小,排除内耳损伤。治疗期间需避免噪音刺激,减少用力咳嗽或打喷嚏,定期复查听力及鼓膜愈合情况。若3个月后穿孔仍未愈合,或出现反复感染、听力持续下降,需考虑手术修补(鼓膜成形术)。总之,耳膜穿孔后需以“防感染、促愈合”为核心,严格遵循医嘱,避免自行处理延误病情。
视频详情
(本站旨在传播知识,不做任何商业变现,如有任何侵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TEL:177 7030 7066)
操作提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