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渐离,战国末期燕国人,以善击筑闻名,与荆轲为生死之交。荆轲奉燕太子丹之命刺秦前,高渐离曾于易水河畔击筑送别,那句“风萧萧兮易水寒,壮士一去兮不复还”的悲慨,成了二人友谊的绝唱。荆轲刺秦失败后,秦始皇震怒,下令搜捕其党羽,高渐离被迫隐姓埋名,在宋子城(今河北赵县)做酒保谋生。
因一次偶然展露筑艺,高渐离的身份终被察觉。秦始皇惜其才华,未立刻处死,却命人熏瞎他的双眼,留其在宫中击筑。双目失明的高渐离,身虽被困,复仇之心未灭。他暗中将铅块灌入筑中,使乐器重达数十斤,伺机行刺。
一日,秦始皇召高渐离击筑取乐。高渐离强忍失明的痛苦,凭记忆摸索到秦始皇身前,奋力举起灌铅的筑砸去,却因目不能视未能命中。秦始皇大怒,下令诛杀高渐离,自此终身不再接近六国之人。
高渐离以残躯践行对友人的忠义,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悲壮的复仇之歌,其“士为知己者死”的气节,至今令人动容。
视频详情
(本站旨在传播知识,不做任何商业变现,如有任何侵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TEL:177 7030 7066)
操作提示